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叶子申)不久前,无极荣耀平台一起娱乐 讲述“厦语片”辉煌过往的本土电影《旦后》在国内院线上映,引发众人关注。“厦语片”孕育于厦门,发展于香港、台湾,传播于闽南华侨众多的东南亚各国,历经30余年,孕育出了400余部佳作。今天,晨报记者就带您一起了解她的“芳华”。
“厦语片”诞生有良好土壤
“厦语片”即“厦门话电影”。据专家介绍,之所以叫“厦语电影”,是因为20世纪下南洋的闽南人大多从厦门港出海,且厦门是近代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对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辨识度。
“厦语片”的诞生,有其时代背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只有5平方公里左右、十几万人口的厦门市,竟然有13个电影院,这给‘厦语片’的诞生提供了较好的土壤。”《旦后》小说作者黄宁说。
第一部“厦语片”诞生于何时?各家说法不一。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查到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且足以凭信的首部“厦语片”为《荔镜传》,其取材于流传于闽南、潮汕一代的民间故事——《陈三五娘》。这部影片拍摄于1926年,编剧和导演是原籍晋江安海后来迁居厦门的菲律宾归侨俞伯岩。
厦门籍影星表现亮眼
在“厦语片”的辉煌时期,无极荣耀平台怎么样 不少厦门籍影星备受关注。其中,厦门女孩鹭红出演处女作《相逢恨晚》就大获成功。据说,当年电影海报主打的就是她,还特别标注了“厦门小姐”,而她的胞姊鹭芬也是“厦语片”演员。
另一位曾和鹭红一起出演《儿女情深》的女孩小娟,也是厦门人。她曾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有过出色反串,摘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后又凭《花木兰》获“亚太影后”的桂冠。
不少“厦语片”选择在厦取景拍摄,无极荣耀注册平台 比如《相逢恨晚》就曾在大同路一带取景,而1948年新光公司拍摄的纪录片《厦门风光》则展示了虎溪岩、白鹿洞、南普陀、鼓浪屿等厦门景观。
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时局变动,“厦语片”也经历了从繁荣到没落的时段。抗战时期,以上海为基地的“厦语片”制作陷入困局,一大批“厦语片”主力演员、导演、编剧等南下香港。在香港,“厦语片”迎来一段黄金期;同时,菲律宾华侨也在香港成立电影公司,筹拍“厦语片”,投放东南亚华人市场。
1949年,台湾引进了首部厦语电影《雪梅思君》,反响热烈。此后,“厦语片”大量进入台湾。台湾电影人借鉴“厦语片”的制作方向,拍摄起闽南语电影。后来闽南语电影激增,1959年后,“厦语片”在台湾销声匿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普通话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的提倡,“厦语片”渐渐失去市场。菲律宾当局推动“菲化运动”,也导致“厦语片”退出历史舞台。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