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临夏县北塬镇甘肃临夏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里,工人们推着点播机沿地膜行走,身后一个个豆苗孔穴依次形成。“咱农民也用上了高科技,原来半个月的工作现在一天就能完成,打出来的孔穴深浅、间距都很标准,真是既方便又轻松。”临夏县北塬镇娄高祁村村民潘尚梅高兴地说。
临夏州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完善政策举措,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水平,为全州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如今,无极4平台在临夏州,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创新,现代科技助推农业发展的步伐日趋加快。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夏种开始后,潘尚梅整天都在临夏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田间地头忙前忙后。与以往不同的是,她正忙着给其他农民讲解豆苗种植的注意事项。
2015年底,临夏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成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发展思路,园区先后引进百益、燎原、远达等15家龙头企业,集中流转临夏县10个乡镇81个行政村的3万余亩土地,发展蔬菜种植、牛羊养殖、花卉培育等产业。“这样一来,原来‘单打独斗’的农户可以加入到现代化的企业中,由企业运作抱团发展,不但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还使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园区负责人祁先军介绍说。
2016年初,潘尚梅将家里的6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百益公司,自己在公司打工挣钱,年底还能领到土地流转费用,全年下来收入3万多元。3年下来,潘尚梅已经成为百益公司的中层技术人员,负责带领指导30多名农户种植高原夏菜。“以前种地是纯体力劳动,现在全程机械化,不但效率高而且省人力。”她说。
在潘尚梅看来,农业产业现代化,真正解放的是农民,不仅种植效率大幅提高了,种植效益也成倍增长。她算了一笔账:以前家里的6亩地里种玉米,一年到头挣不到3000元;现在,全程机械化种地,省下的时间在现代化农业企业上班,每月能领3000多元的工资。
为顺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结构优化,临夏州积极开展农业研究、引进、试验示范等工作,推广了一批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这些农业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全州脱毒马铃薯、玉米、设施蔬菜、中药材、牛羊养殖、花椒林果等支柱产业发展。近3年来,全州组织实施国家、省、州级科技项目70项1450万元,研究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5个、优质新品系6个,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38项。
“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成功运营,不仅实现了全州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创新,还对全州各地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起到助推作用,有效发挥了科技园区引进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临夏州科技局局长石国栋说。
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基于这种认识,临夏州先后争取落实国家资金932万元,组织选派1000多名科技特派员和466名“三区”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
2016年起,临夏县统战部干部郭宏伟有了新的身份——科技特派员。自从加入百益公司的团队后,他每天除了帮助农户解决农业难题之外,还负责宣传现代农业带来的好处,发挥着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作用。“我毕业于农业院校,园区的成立,让像我一样学农出身的人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我想凭借专业优势,助推本地传统农业向高科技农业转型升级。”郭宏伟说。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科技特派员在政府与企业沟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政府的政策机遇才能更好地在企业身上发挥效益,最终让群众得实惠。”百益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3年来,像郭宏伟一样的科技特派员及科技人才上联科技单位、内联企业、下联农户、外联市场,不断推广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打通了让农业新技术插翅,让农业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片赞誉。2017年、2018年,临夏州相继邀请省委党校、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的相关专家、教授,开展了州直科研推广单位技术服务人员、县市基层业务骨干和州科技局管理人员等科技培训班。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临夏州下了一番功夫,先后协调五批20余名厦门市科技专家,深入全州农科院、州种苗站、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康制药厂等单位集中开展科技合作,帮助解决特色富民产业发展技术难题。“通过一批批农业科技人才的不懈努力,一个个科技成果最终转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项目。”石国栋说。
推进科技扶贫成果
在位于临夏县北塬镇前石村的临夏州农科院实验基地内,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主任李永平正带领他的团队开展小麦杂交育种工作。
改良品种,培育出适合本地种植的农产品品种是农业科研单位首要任务。对此,临夏州农科院设立农作物育种、经济作物、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等多个研究所及蚕豆、马铃薯研究中心,为全州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培育新品种,我们责无旁贷。教农户用更科学的技术搞种植养殖更是我们农科院技术人员一项重要工作。”临夏州农科院院长李建国说。
今年4月,马铃薯研究中心主任任佐录,带领他的团队在临夏县土桥镇、南塬乡、先锋乡、安家坡乡等多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我们这里马铃薯种植很普遍,连续40多场培训下来,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培训的效果很好。”任佐录说。
临夏县开源种植养殖合作社在当地小有名气,其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合作社里的农技人员都是本村本地的‘土秀才’,想搞科学种植养殖,困难很大。”合作社负责人张思军如是说。
农科院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牛舍羊圈,无极4总代理受到和张思军一样的合作社负责人及能人大户的热情欢迎。“新品种介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一段时间下来,农户们都成了‘土专家’。”张思军说。
不只是临夏县,像这样的培训在全州各地随处可见。近3年,临夏州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84期,培训农民群众2万人次。
“农村工作中农民是主体,只有努力把农民培养成懂农业的行家里手,才能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基础。”石国栋说。目前,临夏州新型职业农民、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使得一批批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成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中的“主力军”。
科技引领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科技造福农业,向着高端转。临夏州正开足马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阔步前行。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