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主看到岛内媒体报道,参加集会的青年受访表示对蔡当局“非常失望”:“答应人民的事情,很多根本就没有做到”……
岛内青年烈日下的怒吼,能够触动在室内吹着冷气的民进党政客吗?
看不到希望
岛内青年成“厌世代”
谭主翻查资料发现,蔡英文上台时,曾承诺要为年轻人打造一个更好的台湾。七年多后,在满分为10分的调查中,岛内民众仅给出了3.72分的超低分。
另一家岛内媒体针对18至49岁青壮年的民调结果显示,无极4荣耀主管 六成受访者认为,即便自己努力工作,未来也没有机会拿“高薪”。有高达87%的人认同“台湾年轻人的薪水太低,未来没有希望”的说法。
为了解这些媒体报道背后的深层含义,谭主采访了北京联合大学朱松岭教授。朱教授说,一些研究表明,越来越多岛内年轻人被迫放弃了实现理想和个人价值等这些“大确幸”,转而去追求诸如一杯咖啡的“小确幸”。这种无奈的选择已经严重损害了岛内年轻人的尊严,极大压缩了他们人生的可能性。
台湾《联合报》在一篇检讨蔡当局七年疏失的社论中指出,无极4平台代理 青年前景黯淡:年轻世代平均薪资远逊于其上一代,他们追求的“小确幸”人生,却骤然面临服兵役、上战场的突袭,其不满可想而知。
于是乎,你很容易在岛内社交平台上看到抱怨、嘲讽工作与生活的内容。曾有岛内媒体针对这个现象作专题报道,将这些看不见未来的青年人称为“厌世代”。这个说法引发岛内网友广泛共鸣,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
岛内媒体专题报道配图
在专题报道的导语里,谭主看到了这样的描述——“他们是90年代前后,衔着鼠标出生,素质最优秀的一代,也是在变化剧烈的年代中,彷徨、不安、疲惫地寻找光亮的‘厌世代’”。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本应充满朝气和希望的“Z世代”,怎么就成了充斥着无力感的“厌世代”?
“厌世代” 谁之过?
岛内经济专家告诉谭主,困扰“厌世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台湾错失产业结构调整良机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随着岛内制造业逐渐外移,就业人口移往服务业。如今,服务业已占岛内生产总值的七成,聘雇人力占了总劳动人口的六成。问题在于,服务业门坎相对较低,台湾内需市场又不够大,造成了行业发展空间不足。
朱松岭说,岛内年轻人期待通过对传统产业和服务业彻底转型改革,从整体上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但民进党当局所有的心思都花在选举上,根本就没有考虑年轻人应该怎么活下去。要不是当年他们为了一己之私,阻挠两岸服贸协议生效,台湾也不会错过经济整合与升级的机会,“厌世代”的生活也不至于这么苦哈哈。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