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牧骑+”显基层治理之变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0日电(记者张云龙、勿日汗)冬日的内蒙古苏尼特草原深处,萧瑟笼罩,无极4平台代理但在牧民萨仁高娃家里,马头琴激昂,蒙古长调悠扬,十几位牧民兴致勃勃欣赏歌舞表演。
这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综合志愿服务队给赛汉塔拉镇巴润宝拉格嘎查牧民送服务的“序幕”。这个正在全区推广的志愿服务模式,是地域辽阔的内蒙古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居住分散的牧民虽不能享受到网购的“包邮”服务,却能坐享生活日常服务上门。
文艺演出结束,牧民们都没有散去。草原上的接羔季即将到来,无极4平台代理志愿服务队此行主要目的是给牧民传授接羔的疫病防治和饲养技巧,提高接羔成活率。
苏尼特右旗农牧和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跟随乌兰牧骑队员一同前来。怎样防疫,何时补饲……他们给牧民详细讲解克服传统接羔保育缺点的科学办法。
“不仅省去了牧民路途的花费和辛苦,上门教我们养羊、增加收入的好办法,还能看文艺节目,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方式。”萨仁高娃说。
乌兰牧骑被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1957年,中国首支乌兰牧骑就在苏尼特右旗诞生。由于基层的需要,无极4平台总代理乌兰牧骑的每个队员逐渐掌握多种技能,在文艺表演之外为牧民宣传政策、理发、修理家电等,受到牧民称赞。
60多年来,内蒙古各地乌兰牧骑队员行程数百万公里,为基层农牧民演出、宣传、辅导、服务36万多场次、2.6亿人次,创造了新中国文艺演出的奇迹,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随着交通、信息传递日益便捷,乌兰牧骑能提供的简易便民服务已难以满足牧民需求,自身也一度出现萎缩。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巨变,人员流动频繁,乡村组织涣散,一些基层治理出现“真空”,特别在地广人稀的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到不了基层的情况更为突出。
“时代仍然需要乌兰牧骑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说,乌兰牧骑创立之初的口号是“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针对牧民分散的居住条件,用流动的方式为每个人送去服务,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能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以来,内蒙古整合各部门服务基层的资源,组建“乌兰牧骑+”综合志愿服务队,在文艺演出的基础上,推出医疗卫生、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理论宣讲、科技推广等多种实用管用的服务项目,重点面向交通不便、生态脆弱、文化生活匮乏、人口居住分散的农村牧区提供专业化、流动式服务。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那日图苏木道图淖尔嘎查牧民闹连庄为病所困。自己患有脑血管畸形,儿子患有尿毒症,生活入不敷出,想去北京的大医院看病,但实在没能力。
送上门的“乌兰牧骑+”综合志愿服务为他解决了难题。服务队里的当地医生为父子俩检查身体,并连线北京的专家给他们远程会诊。年过六旬的闹连庄高兴地说:“没想到在家也能看上北京大医院的大夫!”
目前,内蒙古已组建“乌兰牧骑+”综合志愿服务队200多支,带动多种资源下沉到基层,“政府统筹指导,贴近群众需求”成为显著特点。
在苏尼特右旗,旗委政府建立一系列制度机制,打通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多平台资源,组建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专门征集牧民需求优化服务,推出用传统奶食品制作和传统毡艺技术项目带动贫困妇女和进城陪读牧民就业等特色服务,现在全旗7万人口中注册志愿者达4000多人。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翼说,“乌兰牧骑+”契合了志愿服务现代化所必备的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基层化、精准化等要求,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世界示范意义的制度模式。
“‘乌兰牧骑+’直接服务基层群众,是一种志愿服务新模式,是内蒙古将‘面对面到群众中去、实打实为群众服务’的乌兰牧骑精神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的创新尝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说。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