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王家祠 见证客家人入川的创业史
王家大屋-围龙屋格局依稀可辨。
王家祠大门。
王家祠八仙图案。
戏台木雕。
祠堂木雕。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封火墙。
王家祠正厅。
□曾为志 方琳 文/图
四川资中县铁佛镇东王家岩,是一片高耸的台地。台地上地势平坦,其下落差约百米处,老地名叫龙泗沟,此地山林掩映,村庄农田分布其间。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从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张太师椅,村道从祠堂背后经过,犹如玉带缠腰。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布局,现存有山门、戏台、天井、正厅、东西厢房,建筑面积近990平方米。整个建筑,飞檐脊饰、灰塑雕刻、封火墙,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山门,山门为“六柱五间四重檐”牌楼式,通体高宽各约为8米,由红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谱》记载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时,山门两侧另有石墙与之相连,呈外八字形,遗留的石地基还清晰可辨。这种“八字朝门”的建筑手法,在四川大户人家的宅第中颇为多见。
进士余心敏写下“王氏修祠堂序”
山门正中明间为大门,横梁下雀替为两只透雕倒爬狮子,栩栩如生。上方两根横梁上各雕双凤朝阳和双龙戏珠石刻,最上端龙凤牌立书“王家祠”3字,两侧刻“八仙”人物。
山门飞檐尾部左右对称有8只螭吻。螭吻传说为龙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张口吞脊状,并以一剑固定,作镇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门雕刻戏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图案,人物、花草、鸟兽上百个,生动形象。
两侧石柱共有楹联两副,内侧对联为“顾予蒸尝春秋匪懈,绥我眉寿福禄来崇”;外侧为:“中朝愷直推三谏,江左风流第一家”,横批“奉先思孝”。两侧次间又有题诗、碑记。
最外两侧各题一诗,落款为“特授直隶资州分州汪诚赠”。一首为:
功归祖考德归宗,远派绵延十二峰。
应是千秋咸食报,巍然望族士兼农。
另一首为:
庙貌槐阴特发祥,宁同儿女小村庄。
云礽奕叶堆昌炽,从此丹山即故乡。
内侧次间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长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记载了王氏先祖迁居、落业、建祠等情况,题写人为“丁卯科举人大挑备补儒学教育候补教谕同里余心敏”,时间为嘉庆二十四年孟冬。余心敏为嘉庆十二年(1807)进士,后迁任邛州教谕。
从落款可见,该祠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
王北大新编《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谱》中收录的龙泗沟《王氏宗祠序》中记载:“起于乙卯春,竣于庚辰冬,约费千有余金。”乙卯春即为嘉庆二十四年(1819)春,庚辰冬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冬,修建祠堂耗时约两年,花费白银千两。碑刻和族谱的记录互为印证,该祠始建于1819年确凿无疑,而非文物铭牌上介绍的1807年,距今刚好200年历史。
祖籍广东筚路蓝缕入川路
推门而入,即是门厅,门厅上为戏楼,下为过道。戏楼为抬梁式木结构,保存较为完好,木制台沿上布满雕刻人物、麒麟、凤凰、鹿马、宝瓶、花卉,可惜多有损坏。
戏台正面是祠堂正厅,整座正厅的地基高出门厅一台,共有5间。正厅墙壁上尚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等标语。1957年到1997年,祠堂被改造成柏龙村小学,这行大字正是当年作为学校的明证。
祠堂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正厅屋脊,脊饰遍施灰塑,外嵌青花瓷片,中为五柱六角亭形宝顶,两侧各塑一条瓷龙,蜿蜒昂首,相向对峙,气势非凡,造型精巧。
此外,左右厢房的屋顶尚存灰塑人物造型,当年彩绘犹在,不禁让人浮想起200年前刚建好时,是何等的精巧。
遗憾的是,因办学等原因,祠堂内部的神龛、祖宗排位等已经不见,空无一物。
王氏族人介绍,这座祠堂是这一带的王氏总祠,大家习惯称为“总祠堂”“肇公祠”。肇公何许人也?这要从王氏的历史渊源说起。
据族谱记载,这支王氏发源于中原,先后居于山西、江西,元明时曾居福建武平,明初永乐年间分流时,迁居广东平远县石镇乡松源桥、中村、小柘一带,从此繁衍生息,族人日众,遍布今五华、兴宁、平远县。
明末时,祖先百满郎和妻冯满娘生王肇、王启二子,王肇又育有长子王梅峰、次子王梅庄。从此,王氏辈分开始分开排列,王梅峰子孙字辈为:“梅均思成士,运志兴文贤,朝廷开大道,忠孝振家声。”王梅庄后代字辈为:“梅万思成仕,运奎兴文盛,德高爵显荣,永远享清平。”
从“梅”字辈算起,往下到第六代“运”字辈时,恰逢湖广填四川。王氏族人响应号召,举族陆续迁移西蜀。
族谱记载,从康熙庚子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到壬寅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王氏“运”字辈堂兄堂弟,如王明运、王定运、王连运等可查证者30余位携家带口,迤逦踏上上川之路。王氏后人口头相传,上川者120多户,开创了客家人入川史上的家族人数之最。
王氏族人来到四川,主要落业在资中、资阳、内江、仁寿,后更有远迁到荣县、宜宾、犍为、乐山、峨眉等地的。而以资中铁佛镇王家岩为中心,辐射周边走马镇、罗泉镇、龙结镇,仁寿禾嘉镇、富嘉镇等,今之后人,当以万计。
入川道路,既长且阻,传说葬身虎口者有之,身染疾病者有之。今王家岩上住着王明运的一支后代,后代口传说,王明运略通堪舆之术,一行人行至王家岩,稍作整顿。王明运看到左近一处堰塘,乃天然石坑形成,塘水清澈。他踏入水中梳洗,抽脚上岸时,更无一点淤泥。
王明运稍感诧异,放眼望去,但见此地居于高处,地势平坦,并无人烟,周遭水源丰富,既无干旱之忧,又无洪涝之虞,无极4总代理于是告知众位弟兄,就地落业。故此地小地名称石堰塘。
四座祠堂仅剩肇公祠保留完好
由于入川较早,王氏族人插占了宽广的土地。他们初以出租土地为生,后经族人不懈努力积累,成为当地显赫的大家族,延续至今“远”字辈、“孝”字辈已有12代人。
王明运后代稍有积累,就在石堰塘修建房屋。他们依照广东原乡围龙屋的样子,修建了一座围屋,该围屋以中间祖堂为中心,共有4道大门。当中正门前,为一月牙形水池,屋后房屋合拢形成半圆形围龙。房屋基础全为石条砌就,墙体为土砖,上施青瓦,高峰时期曾住了300人。可惜后来逐渐被拆毁,但从空中俯瞰,仍可见当初规模之胜。
客家人有修谱建祠的传统,为团结王梅峰和王梅庄两房后人,乾隆年间,两房后嗣“念祖宗功德之绵远,慨叔侄聚会之难期,因于乾隆戊辰,约集九十余名,各出己资八十文,兴立肇公尝会”,办起了经常性的春秋二祭。
稍后,在王家岩下龙泗沟觅得祠堂基址,并“置田一百余亩”,作为祠堂产业,修建祖祠。这个祠堂就是保留至今的王家祠,祠堂实为王氏后人共同的祖先--王梅峰、王梅庄之父王肇所立,故称“肇公祠”。肇公尝会从此每逢清明、立冬聚会,以慰先祖之灵。
前文已述,王肇后代从王梅峰、王梅庄开始,字辈分列。故不久后,王梅峰后嗣子孙又依照当时族人名册,照名“凑银五钱起,积尝会”,并在王家岩石堰塘得祠堂基址,“至嘉庆年间修立祠堂,大振财源,置田一百余亩”。这就是王梅峰的祠堂,称为“古上祠”。
王梅庄后人也“凑银三钱起,积尝会”,在王家岩石堰塘干坝子修建祠堂,置田一百余亩作为祠堂产业,这就是“梅庄公祠堂”,称为“古下祠”。这正是“一宗分两祠”。
此外,王家岩西边的袁家山,还有一座建于道光年间的王氏“成华祠”。这座祠堂乃是王连运后人所建。
王连运入川之路稍显波折,据老谱记载,王连运自康熙年间移居西蜀,先在湖广居住了8年后,才迁到资州内江县北门苦檀垇再居8年。积累钱财后,受堂兄弟感召,到王家岩袁家山新创堂,购置田产100多亩,以为产业。再后来,族人为其修建“成华祠”。
如今,四座祠堂,已毁其三,仅剩肇公祠堂保留完好,见证着这一支客家王氏艰难入川创业的历史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