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科幻产业蓬勃发展,阅读、游戏、影视等产业门类越发丰富,科幻已逐渐成为科技创新和社会文明进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眼下,由优酷和三体宇宙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热播,节目以“在未来之境,论现实之题”的主旨,立足科幻,观照现实。近日,该节目主创接受记者采访并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探讨未来无限可能
“在未来之境,论现实之题。”《不要回答》以三体宇宙观为原点,节目中的谈话发生在“蓝色空间号”飞船之内,贾樟柯作为“未来探索科科长”,与“未来顾问”刘慈欣及作为“未来研究员”的各领域科学家,无极娱乐怎么做代理共同展开对未来的设想和解读。
优酷文化频道制片人杨舟说:“我是一个《三体》迷,看这个书非常早了。我觉得创作核心在于大家会认可《三体》中所呈现的科幻思维,或者说对人类未来思考的价值,这在创作无脚本类的节目内容时是极其可贵的一个精神内核,可以说是我们创作这个节目的缘起。”
《不要回答》以科幻经典《三体》为灵感,节目名就是出自《三体》中最有名的“梗”。
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个著名片段:高阶文明三体人1379号监听员选择触犯三体法律,隐瞒地球信号,向地球发出“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警告,试图帮助地球逃脱被三体文明绞杀的命运。
在杨舟看来,《不要回答》作为《三体》最有名的“梗”,希望它在节目中变成一种意义的指征,那就是面对新事物,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多观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是节目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杨舟表示,节目想要去拓展“不要回答”的意涵,“我们想鼓励的是,看到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尤其是新兴的科技事物的诞生,要去全面了解,要沉下来去思考,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结论,这也是我们从《三体》这本书里面拿到的养料。”
在首期节目《仰望天空》中,看似“脑洞大开”的星际探索、火星移民,实际探讨更多的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意义和现有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对“乡愁”的讨论中,也延伸到了时空转变间带来的人和人、人和故乡之间关系的考验。在首期节目中,刘慈欣的身份既是节目嘉宾,也是“未来顾问”。刘慈欣金句频出,赢得了许多观众点赞。
谈及与刘慈欣的合作,杨舟表示:“他在整个选题的摘取上、策划上给了节目组非常好的建议和鼓励。”《三体》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但在《不要回答》里,刘慈欣和节目组一样,更加看重的是话题的延展性,即跟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如何产生密切联动。而《三体》作为桥梁,可以助力《不要回答》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杨舟说:“如果有这个荣幸,节目一直做下去,它能够去探讨一些各种各样的实时的在发展中的科技话题,我觉得这是节目本身的生命力。”
《不要回答》节目共八期,涉及火星移民、大数据下的婚恋、数字克隆、虚拟演员等众多能够引发共情的话题。《不要回答》虽然以《三体》为由头,但却并没有过多地涉及书中的情节内容,反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现实生活。
杨舟表示,在实际演进的过程中,如果话题更垂直地围绕《三体》展开,也许更对《三体》迷或科幻迷的胃口,但那可能不是节目组最想要做的事情。“逐渐地我们决心把它的圈扩展一些,用作品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容器,把大家对未来的思考、探索和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的共鸣点纳入进来,进入一个新形态的节目创作。”
以现实主义角度观看“近未来”
《不要回答》的立意是科技跟人文的结合,在一个“近科幻”的想象下讨论,节目总导演丁琪说:“节目想要讨论的是,基于一些近未来科技层面上的进展,去产生的思考,而不是那种特别漫长、遥远的未来话题。”谈起“未来探索科科长”,丁琪介绍道:“叫‘未来探索科科长’其实是跟贾樟柯导演在坊间的称呼──贾科长有关,它是一个梗,他自己也挺爱开玩笑的,说‘我打算入职,就叫贾科长了’。所以我们觉得可能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称呼。”
杨舟说,贾樟柯导演其实是“向后看的人”,“他关注过去的人,不是对过往的怀念,而是出于对人的真实的关怀。”杨舟透露,嘉宾主持人确定选择贾樟柯导演的时候,节目组非常兴奋,“兴奋的点是在于我觉得是一种鲜明的反差。”杨舟说,“中国最好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导演,能够在《不要回答》里上天入地地聊科幻,这件事情我们觉得本身就是一个可能性,是一个潜能。”
最科幻的事是什么?对于贾樟柯而言,他所理解的科幻便是“网络购物”。他对初中的一篇英语课文记忆深刻,文章中出现的“Computer”(电脑)“Internet”(网络)曾是关于未来的科幻设定。在那时的设想中,未来的人有了“Internet”,便可以在“Computer”上购物,一键下单,东西送到家。“贾樟柯初中时,高速公路都没有修起来,他看到这篇文章时是觉得科幻和神奇的。但没有多少年,我们的生活已经处在这样的世界里了。”丁琪描述道,因此贾樟柯建议,聊“近未来”的科幻,让观众能感受到这份“近距离”。
嘉宾主持贾樟柯导演的主张特别契合于节目的人文视角。丁琪说:“我们聊科幻,眼睛看向前面的时候,他会关注谁被落在了后边,他是想回头看看,在科幻变成现实的那天哪些人会消失,哪些工种会消失,那些消失的人或工种他们会经历怎样的改变?”
事实上,科学家的加盟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谈话节目的视听效果。丁琪讲道,在节目里,有一位脑机结合领域的专家现场给刘擎老师戴了一个手环,做了简单的调试之后,这个手环可以远程操控机械手臂。“我们可以看到刘老师手一动,机械手臂也就跟着动,他手一张开,机械手臂也可以张开,这是服务于残疾人士的一个装置。像这种东西当你眼见它在动的时候,带来的震撼和感慨确实是不一样的。”
丁琪坦言,制作这档节目最难的地方在于分寸感。“因为科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有天马行空想象的科幻,也有能带来深刻反思的科幻,比如像剧集《黑镜》,让人看完毛骨悚然,每个科幻的色彩是不一样的。”
《不要回答》设置了概念飞船“蓝色空间号”谈话场,这个空间也参考了《三体》太空陵墓章中漂流了数十年的飞船,并在现场加入了机器人瓦克(取材于阿西莫夫小说)作为“贾科长”的小助手。每期由一个科幻小片作为话题抓手,让嘉宾们在输出各自观点的同时,为小片续写结局。丁琪说:“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嘉宾首先享受这场谈话,并且让网友能轻松看懂、理解、喜爱这个节目,这是我们在形式设计上最大的目的。”
相比其他节目,漫谈类节目及科幻题材一直存在受众局限的情况。《不要回答》则另辟蹊径,通过找到情绪的共鸣点,勾起普通观众的参与。“最大化地降低观看门槛,让更多的人感兴趣,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丁琪表示。
科幻热背后是对科学精神的追逐
在综艺市场当中,在2017年至2019年之间也曾经掀起过一阵“科技热”,出现了《智造将来》《我是未来》《机智过人》《加油,向未来》《未来架构师》等节目,除了《走进科学》等纪录片性质的老牌节目,能像《最强大脑》这样真正出圈的科技节目却寥寥无几。
传媒学者冷淞将“科技+”视为综艺节目不断创新的富矿。他说:“科技综艺类节目留给制作团队的空间非常大,仅从科技发明这个内容来看,制作者就可以做顶级或终端的发明,永远不用担心找不到选题,这个类型不容易做,但确实是个富矿。”
今年科技脱口秀节目《未来中国》播出后,除了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还有脱口秀演员,共同探索前沿科技,解读人文社会,延展科学精神。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的上线,也为科技节目找到了新的突破点。
在节目组看来,《三体》让人感到震撼的是,其中人类在面临三体星人这样一个巨大困境下,展现了人性当中的光辉点和火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精神内核。《不要回答》有一个共识,希望这个节目最终能够有温度,体现出一些温暖的色彩。
节目组有一次和刘慈欣聊天,聊到他的科幻之情是如何被点燃的,刘慈欣的回答是,很多年前看到东方红一号发射的时候,觉得自己跟太空有了联系,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影响。丁琪说:“我们在跟嘉宾做前期调研,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一帮赤诚的科学家们在做科技向善的事情,非常打动我们。我们希望节目像一个小火苗,能够点燃更多人对于科幻的热情,用一个有温度的科学思考、向善的角度去传递、点燃科幻之火。”
《不要回答》是市面上大胆创新的一档综艺,杨舟说:“我们攫取的切口比较窄,我们用一档垂直的节目,让更多的人不断思考和探索时代中与自己相处、与身边人相处的话题。”
近年来,科幻或者科技前沿领域的话题屡屡破圈,无极集团总代理备受关注。疫情困住了不少人,这时候畅谈科幻,无形中传递了温度,因此“科幻热”在近年“三体”宇宙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今年6月初,“三体电视剧”官方号发布了预告海报;6月底,游族网络公告正在进行《三体》系列IP游戏开发,预计将于未来3至5年陆续推向市场;去年奈飞也官宣了将投拍《三体》英文剧集的消息;此外,由B站打造的《三体》动画片也有望在今年播出……“三体”宇宙的开发正在开花结果。
2019年年初,《流浪地球》收获46亿元的票房成绩,打破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偏见。今年大火的《开端》及热映的《独行月球》也都属于科幻作品。此外,《西部世界》《黑镜》《爱,无极荣谈代理死亡和机器人》等科幻作品也被奉为经典,广受推崇。创作者对科幻的探索已深入至人文内核,而观众对于科技和人文的融合之作也有着强烈的诉求。
杨舟表示,“科幻热”一直存在,不过前几年的核心停留在大特效和视觉冲突上,现在则是探讨科幻思维的建立,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科幻作品里人性的变化,打开了下一个层面。“电影工业的成熟大特效不稀缺了,可早期的《侏罗纪公园》依旧给我们大的震撼。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类因为自我保护也好,因为谨慎、害怕或不安也好,带来强大的思考动力是不可估量的。”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