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将青年与电影联结在一起
黄会林
三十载精心培育,大学生电影节已成为检验中国电影创作的一块试金石。在一方方遍布各地高校的银幕上,先后涌现了许许多多受到大学生观众喜爱的影片。大学生电影节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无极4平台代理 今年吸引了100余所高校参与,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反映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从首届大学生电影节举办至今,电影节评委会一直由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高校推举的30余名大学生和10余位专家构成,并且将40岁以下作为评委年龄的硬性要求。在评选标准上,大学生电影节坚持不受商业影响和流量裹挟的学术品位,推崇具有艺术特质、新锐表达的作品。不少电影人是在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电影节奖项。
从创立之初,大学生电影节就不将自己定位为一般性校园文化或者娱乐性活动,而是将学科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石。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学术引发讨论,每一届大学生电影节都会举办讲座、对话、研讨会、见面会等活动,围绕中国电影的前沿话题展开学术争鸣、观点交锋,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提升对电影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大学生电影节为电影文化在青年群体的推广培厚土壤。吸引更多高校学子参与,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参与度是电影节的追求。30年来,不论学校操场的露天放映,还是学术报告厅的专场放映,无极4平台代理 看电影、评电影都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从北京师范大学北门到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的一小段人行路,被许多学生称为“电影小道”。因为在电影节期间,这条小道上总是交织着学生们络绎不绝的身影和热烈讨论的声音。我们注意到,青年学子在电影节上表达见解,但他们绝不是只喜欢某一类电影。与学生们一起观看展映影片时,我们常常看到青年人因为被优秀的红色题材、英模故事感动而落泪。青年人永远不会拒绝真诚的作品。青年正处于可以塑造的人生阶段,正能量的影片之所以打动他们,关键在于创作者做到了与青年人心连心。
大学生电影节跨越年龄、地域和行业,将青年与电影联结在一起。青年为电影节永葆活力输送能量,电影也丰富了青年人的精神世界,电影与青年人在“双向塑造”中共同成长。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孔繁洁采访整理)
电影节是影迷的节日
王佳彦
通常而言,一个电影节,开闭幕式的主角是演员导演,论坛是专业人士的舞台,而影展是为影迷们举办的。我参加过一些国外的电影节,包括戛纳、柏林、东京、夏威夷、蒙特利尔等,发现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注重专业、行业、产业的同时,各个环节都体现着“人民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影迷的节日。每一届电影节都敞开大门,接纳来自各国而不仅仅是电影大国的影片报名参赛参展,随之而来的是大体量密集放映的影展。就拿今年来说,国际影片展映共设置16个单元,放映逾400部影片,放映场次近1500场。
1993年10月,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影城举办,圆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如今,上海国际电影节步入而立之年,这期间,我从市场部到活动办,从新闻部到影展部,几乎轮转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各个岗位和部门。从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始,我负责排片的工作。排片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活。要注意周边影院的间隔距离,影迷从这一场赶去下一场,时间够不够?一家影院的影片内容有没有相对平衡与丰富,而不是一天只放映某一类电影?似乎有无穷尽的排列组合。除了满足片方、影院的要求,作为排片人,还要思考怎么排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影迷的诉求。我的原则是不重复场次、不重复时间、不重复地点,不单单以大数据来决定排片,比如热门影片就尽量安排在座位最多的影厅。每一部展映影片,我都会提前快速浏览一遍。都市的年轻人是艺术片的主要受众群,大师回顾展映必须放到市中心的影城;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画片几乎都排在双休日;排片表中标注成红颜色的则是夜场。
这些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声誉越来越高。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时,我们辛辛苦苦找来167部影片参展,现在是从几千部报名影片中精挑细选出几百部展映。每年的展映影院,我们都会特别注重覆盖面、观影体验。入围的展映影院也都会拿出高技术格式的影厅来放映。今年的影展包括“中国当代艺术电影展”“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华纳百年”“向大师致敬”“地球村”……不同形态、类型、风格、题材的影片汇聚上海国际电影节,堪称艺术盛宴。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