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首开史,无极4总代理抽水半座北京城。”北京对于首开股份(600376,股吧)(SH:600376)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曾因北京名声大躁的首开股份,却想要极力摆脱“京城地产一哥”的名号,调仓“出圈”。
7月14日,首开股份携手中国金茂(HK:00817)在苏州省常熟市纳储的动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了解,当天共有5宗地块出让,而首开股份和中国金茂则携手强势拿下其中5宗,总出让面积约为23.69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首开股份今年拿地的一个缩影。据蓝鲸房产不完全统计,2020年初至今,首开股份已经通过独立拿地、股权收购或联合拿地等方式新增16宗地幅,无极4总代理开户与去年新增地幅总数持平。其中68.32%的新增土地面积,来自京外区域,其中合作项目多达13宗。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首开股份的重心开始偏向京外,开启“根植北京,扩张全国”的布局。在此背景下,首开京外项目收入份额有所增长。不过,在业绩上升的同时,首开股份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首开股份“调仓”出圈
7月14日,常熟、武汉、徐州等多个城市同时卖地,引来诸多房企争相竞抢,土地市场也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其中,常熟土拍因金茂以一己之力包揽全局吸引了市场的目光。而首开股份作为金茂此次入局常熟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样备受市场关注。
此次常熟市共出让5宗地块,首开金茂联合体拿下了其中4宗涉宅地块,总价40.72亿元。作为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企业,北京一直是首开重点布局的城市,业绩比重占据首开股份的半壁江山。
蓝鲸房产梳理发现,2017年,无极4总代理怎么注册首开北京地区营业收入为179.79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49.17%。2018年,北京地区营业收入为218.45亿元,占比为55.21%。2019年,北京地区营业收入为207.3亿元,占比为43.82%。
然而,在2016年“房住不炒”基调以及2017年“3·17”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北京楼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直接导致重仓于此的首开业绩增速下滑、发展受阻。蓝鲸房产梳理发现,2016年-2019年间,首开股份的业绩增速一路由2016年的92.65%降至2017年的9.65%,2019年进一步下探至0.61%。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对蓝鲸房产分析:“首开股份重仓北京市场,不仅会为企业的经营带来压力,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增速。”
显然,首开股份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2016年以来,首开股份开始有意将扩张重心偏向京外,开启“根植北京,扩张全国”的布局。
在此背景下,首开股份2016年全年在京内仅增加1个项目;2017年京内土储占总土储的67.22%;2018年,首开股份京内新增地上建筑面积105万平米,同比减少59%;2019年,新增的16宗土地中有5宗土地位于京内区域,全年京内区域新增土储占比仅2成;2020年,首开股份延续前两年的布局策略。截至2020年6月30日,首开股份累计新增京内土地面积33.64万平凡米,约占上半年新增土储的40.78%。
而除此之外,合作拿地也是首开股份分摊压力,降低营运风险的有效手段。据克而瑞统计数据,2017年-2019年,首开股份销售权益占比由73.83%降至61.59%,2020年上半年,又进一步降至59.01%。
不过严跃进指出,由于稀释了权益占比,真正归属于企业的销售金额占比是缩水的。对于目前的首开股份来说,其在北京拥有的土地“红利”优势正在不断被削弱。若要开拓京外市场,操盘能力也是检验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的标准之一,这对热衷于联合拿地的首开股份,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业绩增收不增利
随着外拓过程中合作项目的不断增加,首开股份也使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
2019年首开股份录得营业收入476.45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但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却分别为27.58亿元和26.2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2.9%以及6.47%,双双缩水。蓝鲸房产注意到,2016年—2019年期间,首开股份扣非净利润仅于2018年实现了正增长,其余3个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2020年一季度,这种情况更为明显。首开股份2020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今年实现营业收入38.19亿元,同比下降54.08%;归母净利润为3.12亿元,同比降13.39%;扣非净利润表现更是直接亏损4.07亿元,同比下降238.15%。
在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时,首开股份也面临着较大的债务压力。截至2019年末,首开股份总负债合计2454.7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17.1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39.53亿元,二者合计达到256.67亿元。而同期货币资金只有252.45亿元,显然已无法完全覆盖其短期债务。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