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啰出行开始裁员,比例远超10%;
2、哈啰出行IPO暂缓,原计划是于今年提报;
3、顺风车业务今年预计营收6亿元;
4、哈啰出行去年融资已完成;
5、单车和助力车是今年发展重点;
6、平台化仍是重点。
共享单车成了复工之时的最佳“搭档”。
从被搁置到再次“利用”只相隔了一个月时间。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各地开始逐步复工。虽然上下班通勤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多数人宁愿选择最为安全的一种——骑行共享单车。
上班族周凯发现,在他所居住的小区楼下,无极4娱乐黑钱吗共享单车使用率在不断提高。“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也有人骑不过很少了,但现在完全不一样。”
从2019年开始,共享单车战场上的硝烟较以往消散了许多,一方面源于监管原因,另一方面则源于资本在不断刹车——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和企业开始注重并探索共享单车的变现路径。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单车企业开始向平台化发展。目前,在共享单车市场中,美团摩拜、滴滴青桔和小蓝车、蚂蚁金服哈啰单车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虽然共享单车又再次掀起了一波热潮,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的冬天已走远。
一、混战
“我现在天天骑车上下班,就怕人太多被传染。”周凯所住的地方距离公司约8公里,骑行时间大概35分钟,哪怕是刮风下雨,周凯也依然坚持着。
在复工潮来临之际,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开始依靠共享单车代步出行,这让整个共享单车市场又活跃了起来。
根据哈啰出行2月份披露的数据,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的骑行量上涨约5%,使用共享单车的出行比在逐步提高。
在湖北武汉,包括美团、青桔、哈啰在内的共享单车企业均宣布向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各类工作人员提供免费骑行服务。
“之前是医护人员需要发邮件向我们申请才能免费骑行。”哈啰出行员工徐玲燕告诉「Wise财经」,哈啰单车是在美团和青桔宣布免费的一周后才跟进的,这个速度显然已经慢了一周。
在过去的2019年,共享单车经历了首次涨价潮,而涨价所带来的影响则是让没有强需求的用户放弃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成本并未下降。
因此,烧钱换用户无疑成为了共享单车发展史中最为关键的过程之一。
自2017年以来,共享单车就经历了多轮“烧钱切磋战”,最终不少小型共享单车企业在这场混战中纷纷倒闭,只剩下摩拜和ofo双雄还在对垒。
戏剧性的一幕是,2018年9月,ofo却因拖欠供应商欠款被凤凰自行车起诉,一个月后,有媒体披露称ofo小黄车退押金周期再度延长,由原来1-10个工作日延长至1-15个工作日。
ofo欠款、ofo押金难退随之登上各大科技媒体头条。也正是在此时,共享单车的队伍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当时处在第二梯队的哈啰单车开始奋起直追。徐玲燕告诉「Wise财经」,哈啰单车在当时的打法与摩拜和ofo截然不同,哈啰单车一直在攻占三四线的下沉市场,而摩拜和ofo则是攻占一二线城市市场。
“可以说,整体业务在2017和2018年时是很赚钱的,但是它并没有给公司赚到钱。也就是公司一直处于赔钱状态,赚的钱不足以支撑公司开销,虽然蚂蚁金服投资了很多,但现在依旧处于亏损状态。”徐玲燕说道。
2018年,正值共享单车大战如火如荼之时,无极4赚钱吗滴滴也宣布加入其中,推出青桔品牌。三个月后,摩拜以27亿美金“卖身”美团,美团不惜重金将摩拜收入囊中后,出行市场也随之迎来了大变局。
街道上单车颜色不再单一,而是橘、黄、蓝、绿共同交织,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也正是从此时起,烧钱大战才逐渐趋于理性,盈利目标被重新提上日程。
2019年3月,最先提出涨价的是滴滴的小蓝单车和青桔单车,其起步价由1元/30分钟,调整至1元/15分钟。摩拜和哈啰单车紧随其后,也纷纷调整了起步价,直到2019年12月,共享单车开始步入3元时代。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共享单车行业开始趋于理性,调整价格一方面是将该行业带向正常轨道,为企业带来一定盈利,另一方面是挤掉一些小型的不挣钱的企业,实现现有企业良性竞争。“平台涨价首先还是要考虑用户的接受度和反应程度,盈利并不会很快。”
在美团点评往期财报中,单车业务营收状况的表述均为“经营亏损持续显著收窄”,因此,共享单车的盈利点还远未到来,各个共享单车平台应备好更多粮草过冬。
虽然当前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在不断增多,但这基本是受疫情影响所致,一方面多数用户怕聚集性交叉感染,另一方面,目前在湖北省境内均为免费骑行。
滴滴方面也曾表示,小蓝单车和青桔单车除了骑行付费为主要来源外,也在探讨广告等新型变现方式。
哈啰单车在2019年11月宣布,已在100余个城市实现盈利。哈啰单车CEO杨磊更是信誓旦旦地说道:共享单车不仅可以赚取,还可实现规模性盈利。
但现如今,哈啰出行的生存状况却令杨磊有些担忧。
二、瘦身
2019年12月24号,杨磊向哈啰出行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邮件,邮件的大致内容为2019年整个行业面临寒冬,哈啰出行的日子还算过的下去,但同时在邮件中,杨磊也着重说出了哈啰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2019年招了很多人,看起来人才鼎盛,但盘起来总是感觉无人可用。公司的创业气息,奋斗文化逐步在弱化。公司的反应速度在大大下降,甚至一两个月才能做出来东西,以前一个人干的事情现在三个人干。”
在这封内部信中,杨磊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2020年保持现有人员规模,冻结新增HC,希望在现有人员规模上挤掉泡沫,另外,要加强干部淘汰机制,带不好团队的干部必须下课。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