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无极加速器发达的网络更是加剧了不同阵营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但拥有良好的语感,还是能大大降低由词不达意产生的被误解的概率。
4月初,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在上海病逝。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他和他所创立的《咬文嚼字》杂志,以一种在今日看来近乎过时的倔强姿态,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中国人的语文生活。
作为成语的“咬文嚼字”,本身是一个贬义词。毕竟,在多数情况下,无极4平台网址它指的是“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的行为。故意用贬义成语作为刊名,展现了编者的自信,至少在郝铭鉴看来是这样的。
“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这本“95后”刊物诞生的初衷,就是要与不规范的语言现象较一较劲。
易中天悼念郝铭鉴。/@易中天
从2006年开始,《咬文嚼字》归纳并纠正这一年最具代表性的“语文差错”,无极4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年度热点事件的一个回顾。
历年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名单,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从“神舟六号”与“神州六号”的辨析,到指出国足致歉声明中对成语“差强人意”的误用,哪里有差错,哪里就有这只“语林啄木鸟”的身影。
不过,在拼写取代手写的今天,多数输入法甚至办公软件都具备了自动纠错功能,我们是不是不再需要这样一只“啄木鸟”了?
然而,放眼望去,在如今的中文世界里,错字、语病、乱用成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种种语言不规范现象并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
当今社会,需要“咬文嚼字”精神。/@新京报
1.无处不在的错别字
遥想十年前,你的语文老师敲着黑板重申的那些不能再犯的低级错误,无非是“的地得”不分,“在”和“再”混用。
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8.54亿网民在同一片碧海蓝天下冲浪,人们也终于迎来了错字品类极大丰富的时代。
生活中最常出现错别字的地方是哪里?据搜狗输入法统计,前三名分别是微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均来自互联网领域。其中,仅微博一个平台,就贡献了将近70%的错字。
如果你是个经常上网冲浪的年轻人,确实会比退休搁家成天看报纸的父辈有更多机会见识到一场又一场的错字盛宴。
传统媒体相对来说更严谨一些。/搜狗“零错行动”
在《咬文嚼字》主编看来,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这些泛滥的语文差错,现在基本上成为语文生活的常态。
当然,我们现在所谈论的错别字,通常并不包含玩梗。
比如自带语音的“港真”“害行”“妹有”,尽管落到字面上还显得不够正式,但你很难说它有什么毛病,至多是一种消解了严肃意味的表达方式。
再比如一些对成语的歪解,像《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不折手断”,《鹿鼎记》中韦小宝的“木已成狗”,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对固有词汇进行解构所带来的落差,恰恰是笑点所在。
有时候,一个字能搞错,说明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读。
“木讷”被打成“木纳”、“颀长”被打成“欣长”、“按捺不住”被打成“按耐不住”都不算什么,你永远也想象不出一个简简单单的剖(pōu)腹产,能衍生出多少错误版本——
“破腹产”“破妇产”“刨腹产”“刨妇产”“抛妇产”……不禁让人捏把汗,这产完了大人还能保得住吗?
而这些语文应用的大混乱,除了知识缺陷,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态度问题。
有时候,一些错误表述出现得太过坦荡,以至于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有这个说法。
2017年,网友在知乎平台的提问。如今在微博上搜“幸苦”,足有730万条结果,这个词确实被常态化了。
如果说,个人表达的准确与否全凭自律,那么权威机构应当谨慎对待自己所发布的文字,则是全社会的共识。
比如,本来最应该体现法律严谨规范的法院裁判文书,却频频被曝光存在低级错误——
2016年,海南省某法院的一份民事判决书中,将“共管账户”写成“公关账户”,“土地面积”写成“提到面积”,诸如此类的文字表述错误达12处;
2017年,四川省某法院的一份判决书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语法错误等诸多问题加起来多达68处;
2018年,陕西省某基层法院制发的一份判决书,除了文字讹误,还闹出了“父亲年龄只比儿子大两岁”的乌龙。
基层法院普遍存在的错别字现象,甚至惊动了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最高法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全面提升裁判文书质量,切实防止低级错误反复发生。
2019年年底,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份盖有山东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章的落实情况报告中,莘县县委书记王峰的名字被写成了“汪峰”。此外,该报告还有多处标点、数据错误,均被批示指出。
县委书记:我不是歌星。
不过,这都还比不上九年前故宫“先丢东西再丢人”的传奇故事。
2011年,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而那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了网友们的质疑。因为“撼”明显是错别字,应该是“捍卫”的“捍”才对。
对此,故宫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撼”字不但没错,而且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
社会各界并不认可这样的说辞,汉语专家说:“出这样的错误,很可笑;可是出了错之后还不认错,很可耻。昨天,我替故宫难堪;今天,我更替故宫难堪。”
故宫锦旗错别字成2011年“十大语文差错”之首。/@东方早报第1现场
2.生而为“文字洁癖”,太难了
事实上,对于那些稍微有点门槛的生僻字,人们的容错度还是比较高的。就算你当众把“米芾”说成“米蒂”,把“巴彦淖尔”念成“巴颜卓尔”,也未必会招来异样的目光。
反倒是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字眼,一旦出错,往往能看得人心头火起。
不信的话,看一下这段文字,会不会浑身难受?
“终于下班了、在不下班就要奔溃了、回家路上冲了话费、用优惠卷请自己喝了一杯某幸咖啡、然后从新开始看上班没看完得视屏、看着看着手机尽然没电了、真是幸苦的一天阿”
网友回应